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人口老齡化改變全球人口結構,各類長者服務的專業人才日益渴求。他們既須掌握相關知識,了解高齡消費者的愛好和特點,又要具備所需技能,迎合長者服務和產品需要。將老齡齡化的相關內容納入教育課程,可以有效為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裝備知識,以配合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其中大學教育猶為關鍵,藉着專業教學、學術研究、社區參與等新方法,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狀況。 為支持老年學的教育與勞動力的發展,香港理工大學舉辦的活齡學堂-IAAE與香港大學的活齡學堂-CAMPUS於2018年9月聯合研究和推行活齡學堂。 活齡學堂計劃倡議採用「軟性社會化方法」,鼓勵學術人員將老齡學內容納入他們的課程,甚至將研究納入可行性測試程序,並強調個人、部門和機構層面上就課程效用進行系統評估 研究目標 1) 確認大學學者領袖,組成小組,以新穎方法,發起活齡學堂的活動。 2) 測試活齡學堂所提倡方法的可行性,以老年學知識和技能裝備學生。 3) 促進老年學(健康頤年教育)在大學不同學科的正規課程中之整合。 4) 提升大學制度的能力,尋求創新方法以培養未來的學術和社會領袖,以應對香港和全球老齡化的社會。 活齡學堂模式 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研發並測試了兩套活齡學堂理論模式,每套模式分別為理工大學和香港大學的制度環境度身訂造。 理工大學活齡學堂- IAAE 模式以行動導向為方法,由四個有先後次序的部分組成:1) 確定學術巨子,他們得以明白在學科中應用與老齡學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價值和益處; 2) 將相關教育內容積極融入課程,與老年學專家和學術巨子共同建立跨代活動,並就特定學科建立教育活動; 3) 活動實施; (4) 評估。 香港大學活齡學堂-CAMPUS 則採用實證方法,以三層同心模型反映活齡學堂所提倡方法的效用,由課程向外擴展到機構,再到社會。 在課程層面有四大支柱:1) 跨代接觸為本的教育,2) 多層次、嵌套式教學活動; 3) 協作式領導,以及 4) 與持分者合作。下一層強調機構認同,分四方面:1) 使命和願景一致,2) 輔助式教育的基礎配套,3) 學術巨子參與,以及 4) 學生支持。最後,社會層面是指老齡化對社會之影響。實施活齡學堂-CAMPUS 模式的六項策略即為:1) 社區為本的參與式方法,2) 積累良好實踐和可重複使用的教與學資源,3) 與持分者保持關係和溝通,4)與學術領袖合作並一同設計創新課程活動,5) 大學和學院領導的支持,以及 6) 用額外的資源經營和推動活齡學堂。 評估方法 獲選定為活齡學堂的領袖和學術巨子透過深入訪談,評估了整個計劃中學習成果與課程的改變。 學生填寫課前和課後問卷以評估活齡學堂的成效,該問卷針對四項因素:1) 以《Palmore’s Facts on Ageing Quiz》量度對老年學有關的知識,2) 老年學技能,3) 以《Kogan’s Attitude Toward Older People (中文版)》量度對長者的態度,以及 4) 與老年人一起工作的專業關注。 「生產性互動」框架乃專門為是次計劃研發,用以探討活齡學堂在社會層面的影響,透過量度不同持分者之間的直接和間接互動來評估計劃在社會層面的影響。當持分者致力將研究應用於更廣泛的社會目標時,這種互動被認為是富有成效的。 成果 理工大學活齡學堂- IAAE 和香港大學活齡學堂- CAMPUS聘請了來自11個學科的18名教職員工,他們將老齡學相關內容整合到13門課程中。教職員對活齡學堂的適切程度和效用均感到滿意,回應正面,並積極踴躍在各自課程中不斷改良和實施活齡學堂教授的內容。 2018 年至 2020 年,活齡學堂共有 643 名學生,其中 396 人完成了課前和課後問卷調查,回應率為 61.6%。兩個機構的結果表明,在推行活齡學堂後,老年學技能、對老年人的態度以及與老年人一起工作的專業興趣都得到了顯著改善。這個為期兩年的計劃增進了學生在老齡化議題方面的教與學經驗,同時增加了他們與老年人和社區持分者直接接觸的機會。活齡學堂裝備學生在老齡化社會中能成為專業勞動力,回應社會需要;又強化各學科現行的正規課程,使教學能對應社會人口結構轉變。 此計劃不僅將健康老齡化內容和教學方法融入課程,亦將 200 多名成年學員安放在正式的教學和學習環境中,以促進當地社區各機構的合作,包括長者服務機構、非政府組織、行業、企業、中學、公眾以及區域性、國際性組織與研究網絡。 更廣泛來說,研究團隊、學術巨子和資深學術領袖通過活齡學堂積累創新的教學和學習資源,成功地培養了對老齡化的認識。是次成果,乃通過推出全新核心課程系列與跨學科選修課程「人類壽命」,將老年學技能制度化。 結論 活齡學堂為全球創舉,以融合老齡化議題的教育方式,將健康頤年內容納入高等院校多樣化學科課程。在理大和香港大學實施的活齡學堂試驗計劃達成了預期四個目標,不但對老齡化教育的敏感度、興趣和曝光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亦提升了大專院校在果斷應對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領導角色和處理能力。定性和定量數據均肯定了活齡學堂對教師、學生、機構和社區的貢獻。 活齡學堂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下試行,分別為—理工大學活齡學院-IAAE 和 活齡學堂- CAMPUS的成功。受測試的學院在制度環境及師生反應方面均有所不同,兩個活齡學堂試驗模型正好展示了活齡學堂實行框架的可行性。學生和教職員工的調查結果表示,普遍而言,這兩種模式成效顯著,唯實行時,需留心適應機構背景和能力。 理工大學活齡學院-IAAE 和 活齡學堂- CAMPUS在三方面同樣取得成功:1) 研究團隊和教職員工共同創建活齡學堂活動; 2) 把長者帶入課堂,令學生能與長者有直接、個人和主動接觸; 3) 與地區上各持分者建立合作關係,當中包括專業團體、企業、社區機構和組織。 活活齡學堂面對的挑戰包括教師抗拒活齡教育的理念或執行、學生在數據回饋方面反應欠佳、學術領袖的管理,以及 2019 年社會運動引起的社會騷動與新型冠狀病毒病導致社會混亂。儘管部分教職員贊成在日後課程繼續使用活齡教育,但此課程能否持續推行仍屬未知之數;導致不明朗的原因包括教職員及課程助理的更替、前所未有的情況、教職員接受程度下降,甚至教務優先次序互相競爭。此外,與其逐一接觸教職員工,更應鼓勵學術領袖之間的知識交流和經驗分享。活齡學堂參與者遍佈大學各部門內以及不同院校,他們的聯繫和交流亦應予以增強。 確認了有效的實踐方式後,這些經驗得以整合為一套關於活齡學堂的電子教學材料包,在網絡開放予公眾,以支持來自不同學科的教職員設計和下載他們自己創建的活齡教育計劃。網上資源就活齡學堂可行性、實施策略予以分享見解外,亦指出其對香港及國際層面的持分者的益處和影響;活齡學堂此一計劃更可匯集全球措舉,確定和改進亞洲以至全世界高等教育日後於健康頤年及年齡平等的教學方法,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團隊
活齡學堂- CAMPUS與香港大學法學院學生主導之課外活動 Outreach Legal Talks Initiative合作,為社區長者舉行法律講座。
活齡學堂(GIE)(第一階段)
Heading 02
Photos Grid for Heading 02
Inside Tab Heading 01 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