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治療研究與進階培訓

香港和澳大利亞, 香港大學 – QIMR Berghofer

擇善基金會一直以來支持澳大利亞昆士蘭伯格霍夫醫學研究所(QIMR Berghofer)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合作開展領先的癌症研究及相關培訓。這些機構之間的知識和技術傳授     為香港和澳大利亞的鼻咽癌患者提供了突破性的癌症治療方法,並為香港博士後研究員提供培訓,致力建立當地在癌症方面的研究能力和治療方法。

「自愈」:「廣東腫瘤」的免疫療法

鼻咽癌是東亞常見的入侵性上呼吸道癌症,在香港男性常見癌症中居第六位。由於在華南地區普遍而具有「廣東腫瘤」的別稱。在鼻咽癌的研究重點中,跨機構研究以開發免疫注射療法為目標,即以細胞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可令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做好對抗癌症的準備。研究期望免疫療法在治療鼻咽癌方面比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等標準癌症療法更有效,同時避免耳聾和味覺喪失的嚴重副作用。

通過研究,一眾科學家們同意提取殺傷性 T 細胞–受公認為“癌症殺手”的白血球     ,並安置此類細胞在實驗室環境中。當細胞重新注入患者血液中,“引發”的細胞就能夠鎖定及攻擊 NPC 腫瘤細胞中來自 Epstein-Barr (EBV) 病毒的惡性細胞,同時保持正常細胞完好無損。

雖然免疫療法是一種較新的治療形式,但美國耶魯大學癌症中心內科腫瘤學主任 Roy Herbst 教授等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它有可能在五年內取代化療成為標準的癌症治療方法。

臨床試驗第一階段(2009-2012)

2008年,擇善率先支持該研究第一期臨床試驗。該試驗於 2009 年至 2012 年間進行,招募了來自香港瑪麗醫院的 30 名晚期鼻咽癌患者。結果證明所開發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與未接受治療的患者的 220 天相比,將預期壽命提高到 523 天。

 

第二期臨床試驗和博士後獎學金(2015-2018)

2015年,擇善繼續支持是次研究的第二期臨床試驗。該試驗於 2015 年 9 月開始,於 2018 年完成,期間向另外 30 名患者提供免疫療法治療,該階段針對香港和澳洲的鼻咽癌早期患者。患者在 12 週內接受了多達 6 次殺傷性 T 細胞輸注及持續跟進。期間若參加者病情惡化,則會接受現行的標準治療。

是次合作重點之一是為香港博士後研究生提供為期四個月的進階培訓,訓練他們掌握生產臨床級殺傷性 T 細胞的科學技術,為發展本地研究和臨床護理人才奠定堅實基礎。培訓於在 QIMR Berghofer 的製造工廠 Q-Gen Cell Therapeutics 進行。該工廠乃澳洲第一家獲得該國治療用品管理局監管認證,以準備臨床級 T 細胞療法的工廠。是次培訓鞏固了香港建立認可實驗室的信心,屆時能夠製備本地的 T 細胞,而不單只是負責在澳洲和香港之間運送細胞。

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

上述兩間機構於2015 年 8 月 28 日,簽署諒解備忘錄,概述機構合作無間,領先的癌症研究和培訓在擇善基金會的支持下充分發展。昆士蘭州州長Paul de Jersey AC 以及其他嘉賓均有出席儀式。擇善基金會     董事陳仰宗先生代表本會致辭。

https://zeshan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HKU-QIMR-Berghofer-Cancer-Immunotherapy-3.jpg
https://zeshan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HKU-QIMR-Berghofer-Cancer-Immunotherapy-1-640x427.jpg

「擇善的捐贈理念以三項原則為指導:策略性慈善、裨益深遠以及衷誠合作。這個計劃完美無間地貫徹以上三大原則。通過支持兩家領先的醫學研究機構的嶄新研究,我們希望利用我們的資金創造最大的福祉。」 —-     擇善基金會董事陳仰宗先生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活齡學堂(GIE)(第一階段)

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人口老齡化改變全球人口結構,各類長者服務的專業人才日益渴求。他們既須掌握相關知識,了解高齡消費者的愛好和特點,又要具備所需技能,迎合長者服務和產品需要。將老齡齡化的相關內容納入教育課程,可以有效為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裝備知識,以配合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其中大學教育猶為關鍵,藉着專業教學、學術研究、社區參與等新方法,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狀況。

為支持老年學的教育與勞動力的發展,香港理工大學舉辦的活齡學堂-IAAE與香港大學的活齡學堂-CAMPUS於2018年9月聯合研究和推行活齡學堂。 活齡學堂計劃倡議採用「軟性社會化方法」,鼓勵學術人員將老齡學內容納入他們的課程,甚至將研究納入可行性測試程序,並強調個人、部門和機構層面上就課程效用進行系統評估

研究目標

1) 確認大學學者領袖,組成小組,以新穎方法,發起活齡學堂的活動。

2) 測試活齡學堂所提倡方法的可行性,以老年學知識和技能裝備學生。

3) 促進老年學(健康頤年教育)在大學不同學科的正規課程中之整合。

4) 提升大學制度的能力,尋求創新方法以培養未來的學術和社會領袖,以應對香港和全球老齡化的社會。

活齡學堂模式

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研發並測試了兩套活齡學堂理論模式,每套模式分別為理工大學和香港大學的制度環境度身訂造。

理工大學活齡學堂- IAAE 模式以行動導向為方法,由四個有先後次序的部分組成:1) 確定學術巨子,他們得以明白在學科中應用與老齡學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價值和益處; 2) 將相關教育內容積極融入課程,與老年學專家和學術巨子共同建立跨代活動,並就特定學科建立教育活動; 3) 活動實施; (4) 評估。

香港大學活齡學堂-CAMPUS 則採用實證方法,以三層同心模型反映活齡學堂所提倡方法的效用,由課程向外擴展到機構,再到社會。

在課程層面有四大支柱:1) 跨代接觸為本的教育,2) 多層次、嵌套式教學活動; 3) 協作式領導,以及 4) 與持分者合作。下一層強調機構認同,分四方面:1) 使命和願景一致,2) 輔助式教育的基礎配套,3) 學術巨子參與,以及 4) 學生支持。最後,社會層面是指老齡化對社會之影響。實施活齡學堂-CAMPUS 模式的六項策略即為:1) 社區為本的參與式方法,2) 積累良好實踐和可重複使用的教與學資源,3) 與持分者保持關係和溝通,4)與學術領袖合作並一同設計創新課程活動,5) 大學和學院領導的支持,以及 6) 用額外的資源經營和推動活齡學堂。

評估方法

獲選定為活齡學堂的領袖和學術巨子透過深入訪談,評估了整個計劃中學習成果與課程的改變。

學生填寫課前和課後問卷以評估活齡學堂的成效,該問卷針對四項因素:1) 以《Palmore’s Facts on Ageing Quiz》量度對老年學有關的知識,2) 老年學技能,3) 以《Kogan’s Attitude Toward Older People (中文版)》量度對長者的態度,以及 4) 與老年人一起工作的專業關注。

「生產性互動」框架乃專門為是次計劃研發,用以探討活齡學堂在社會層面的影響,透過量度不同持分者之間的直接和間接互動來評估計劃在社會層面的影響。當持分者致力將研究應用於更廣泛的社會目標時,這種互動被認為是富有成效的。

成果

理工大學活齡學堂- IAAE 和香港大學活齡學堂- CAMPUS聘請了來自11個學科的18名教職員工,他們將老齡學相關內容整合到13門課程中。教職員對活齡學堂的適切程度和效用均感到滿意,回應正面,並積極踴躍在各自課程中不斷改良和實施活齡學堂教授的內容。

2018 年至 2020 年,活齡學堂共有 643 名學生,其中 396 人完成了課前和課後問卷調查,回應率為 61.6%。兩個機構的結果表明,在推行活齡學堂後,老年學技能、對老年人的態度以及與老年人一起工作的專業興趣都得到了顯著改善。這個為期兩年的計劃增進了學生在老齡化議題方面的教與學經驗,同時增加了他們與老年人和社區持分者直接接觸的機會。活齡學堂裝備學生在老齡化社會中能成為專業勞動力,回應社會需要;又強化各學科現行的正規課程,使教學能對應社會人口結構轉變。

此計劃不僅將健康老齡化內容和教學方法融入課程,亦將 200 多名成年學員安放在正式的教學和學習環境中,以促進當地社區各機構的合作,包括長者服務機構、非政府組織、行業、企業、中學、公眾以及區域性、國際性組織與研究網絡。

更廣泛來說,研究團隊、學術巨子和資深學術領袖通過活齡學堂積累創新的教學和學習資源,成功地培養了對老齡化的認識。是次成果,乃通過推出全新核心課程系列與跨學科選修課程「人類壽命」,將老年學技能制度化。

結論

活齡學堂為全球創舉,以融合老齡化議題的教育方式,將健康頤年內容納入高等院校多樣化學科課程。在理大和香港大學實施的活齡學堂試驗計劃達成了預期四個目標,不但對老齡化教育的敏感度、興趣和曝光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亦提升了大專院校在果斷應對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領導角色和處理能力。定性和定量數據均肯定了活齡學堂對教師、學生、機構和社區的貢獻。

活齡學堂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下試行,分別為—理工大學活齡學院-IAAE 和 活齡學堂- CAMPUS的成功。受測試的學院在制度環境及師生反應方面均有所不同,兩個活齡學堂試驗模型正好展示了活齡學堂實行框架的可行性。學生和教職員工的調查結果表示,普遍而言,這兩種模式成效顯著,唯實行時,需留心適應機構背景和能力。

理工大學活齡學院-IAAE 和 活齡學堂- CAMPUS在三方面同樣取得成功:1) 研究團隊和教職員工共同創建活齡學堂活動; 2) 把長者帶入課堂,令學生能與長者有直接、個人和主動接觸; 3) 與地區上各持分者建立合作關係,當中包括專業團體、企業、社區機構和組織。

活活齡學堂面對的挑戰包括教師抗拒活齡教育的理念或執行、學生在數據回饋方面反應欠佳、學術領袖的管理,以及 2019 年社會運動引起的社會騷動與新型冠狀病毒病導致社會混亂。儘管部分教職員贊成在日後課程繼續使用活齡教育,但此課程能否持續推行仍屬未知之數;導致不明朗的原因包括教職員及課程助理的更替、前所未有的情況、教職員接受程度下降,甚至教務優先次序互相競爭。此外,與其逐一接觸教職員工,更應鼓勵學術領袖之間的知識交流和經驗分享。活齡學堂參與者遍佈大學各部門內以及不同院校,他們的聯繫和交流亦應予以增強。

確認了有效的實踐方式後,這些經驗得以整合為一套關於活齡學堂的電子教學材料包,在網絡開放予公眾,以支持來自不同學科的教職員設計和下載他們自己創建的活齡教育計劃。網上資源就活齡學堂可行性、實施策略予以分享見解外,亦指出其對香港及國際層面的持分者的益處和影響;活齡學堂此一計劃更可匯集全球措舉,確定和改進亞洲以至全世界高等教育日後於健康頤年及年齡平等的教學方法,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https://zeshan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IAA-640x480.jpg

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團隊

Faculty of Law_ Outreach Legal Talks Initiative (OUTLET)_ HKU legal talk

活齡學堂- CAMPUS與香港大學法學院學生主導之課外活動 Outreach Legal Talks Initiative合作,為社區長者舉行法律講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Heading 02

Heading 02 (H3)

Photos Grid for Heading 02

Placeholder image
  • Tab 1
  • Tab 2
  • Tab 3

Inside Tab Heading 01 H4

0123456789001234567890
Counter 01

感動西藏

中國

西藏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高達7%,病因多樣。雖然手術被認為是先天性心臟病的標準且有效的醫療解決方案,但西藏的醫院一般沒有設備和醫護人員來進行手術。其實,及時診斷和治療可以大大提高兒童的存活率。先天性心臟病乃出生缺陷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藉着降低其機率可幫助兒童重過健康新生活。

為解決此需求,擇善基金會和思源基金會共同籌集資金支持「感動西藏」項目。這項人道主義工作包括在拉薩西藏人民醫院購買和安裝一個雙平面導管實驗室以及建造一個 16 個床位的兒科重症監護室。上述設備均為醫院首次設立。在項目實施的首階段,五名藏族醫生接受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的義工醫生的培訓,自項目啟動以來,他們貢獻其時間和專業知識,為挽救醫院中許多兒童於垂危之中。政府出資 80 萬美元使該設施全面運作,現在西藏每個 18 歲以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都可以在該機構接受免費心臟護理。

https://zeshan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tibet-640x415.jpg

美國北韓肺結核計劃

史丹福大學與韓國基督教友會

擇善基金會加入其姊妹基金會種子基金,支持史丹福大學和韓國基督教友會的合作項目。此計劃與北韓公共衛生部合作執行美朝結核病項目,致力發展公共衛生領域的能力。

該項目於 2008 年啟動,旨在提升與北韓進行專業和學術交流的機會,且特別關注防治結核病的共同目標。該項目從私人捐助者、核威脅倡議的全球健康與安全倡議、世衛組織/北韓聯合規劃以及北韓公共衛生部的人員中籌集資金、技術、義工等各項資源。擇善與種子基金大力捐助北韓國家結核病監測診斷中心翻新和安裝的相關費用。該項目的成功展示國際非政府組織和政府機構能克服系統性障礙和政治不信任,工作惠及普羅大眾,堪稱典範。

康訊通- 首個健康通訊科技服務

香港,長者安居協會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從 2008 年到 2011 年,擇善基金會提供資助,幫助長者安居服務協會開發嶄新的健康通訊科技服務計劃,旨在為     其     在香港港島東以及九龍東的老年會員提供一系列電話與電子健康服務。該計劃乃長者健康服務之典範,以社區為本,實現在地老化,展示了公共衛生和非政府社會服務部門之間有效的跨部門合作以及創新技術的應用。

出院後健康通訊諮詢、健康諮詢熱線

I與醫院管理局合作,設立熱線,向長者社區及其照顧者提供健康諮詢,務求積極主動迎接老年化,以減少長者入住醫院。由註冊護士值班,電話聯絡剛出院長者,監督他們的康復進度,提醒他們服藥,及跟進相關事宜。三年內已撥打超過 330,000 類似的電話通訊。

此項計劃更獲得攜手扶弱基金的配對資金,把服務由地區規模擴展到全港營運。為評估計劃成效,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於 2011 年 3 月進行了一項研究,用戶均表示非常滿意。

電子病歷24小時傳輸 (ePR)

電子病歷計劃即建立電腦系統,方便將電子病歷傳輸到醫院急症病房,使醫生和護士可以提取長者安居協會會員的病歷,從而實現更有效的醫療干預。創新的信息技術應用令此計劃榮獲香港政府舉辦的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金獎。

 

長者安居協會:「康訊通」長者健康電子及電話服務 [2008-2011]

回到地圖

擇善基金會在2008至2011年期間,資助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推行「康訊通」計劃,為港島東和九龍東居住的長者會員提供電子及電話健康服務。計劃旨在建立社區安老服務服務,使長者能夠「居家安老」,為醫護界和社福界的跨界別合作以及創新的科技應用,提供了優秀的示範。

院後健康支援專線、家居健康諮詢專線
在醫院管理局和協會的合作下,計劃設立由註冊護士接聽的電話專線,旨在提升長者健康、減少不必要的住院及促進躍動晚年。工作人員主動聯絡剛出院的長者了解康復狀況、提醒準時服藥以及跟進其他事宜,長者及護老者亦可以致電獲得健康輔導,解決健康及護理方面的疑難。在三年內,工作人員為長者會員提供超過33萬多人次的電話服務。

項目在得到攜手扶弱基金的配對資助下,已把服務擴展至全港長者。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於2011年3月為項目進行評估,大部分服務使用者對項目表示讚賞及滿意。

24小時電子病歷傳送
計劃亦建立資訊系統把電子病歷傳送至醫院急症室,使會員入院治療時,醫護人員能夠儘快掌握有關資料並進行適切的治療。這項創新的資訊科技係統,在一項政府舉辦的資訊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金獎。

https://zeshan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TeleHealth-320x677.png

康訊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Photo 5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Photo 3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Heading 02

Heading 02 (H3)

Photos Grid for Heading 02

Placeholder image
  • Tab 1
  • Tab 2
  • Tab 3

Inside Tab Heading 01 H4

0123456789001234567890
Counter 01

相關連結

中國兒科醫生培訓

卑詩省兒童醫院與復旦大學兒童醫院

2007年至2009年,擇善基金會贊助     加拿大溫哥華的卑詩省兒童醫院與上海復旦大學兒童醫院,合辦     兒科醫生培訓計劃。該計劃專為中國的初級和中級兒科醫生而設,為     廿二名醫生提供機會,在加拿大接受傳染病科和急症科的進階培訓。

在加拿大為期六個月的課程期間,學員了解到北美兒童醫院面臨的一連串挑戰,並獲得實習機會,得以鍛練住院病房臨床服務、門診、研究等各方面所需技能。學員回到中國的派遣機構後,在教學方法和臨床實踐上,把實習期間累積到的技能及知識學以致用。培訓亦設有導師指導計劃,安排加拿大培訓導師與受訓學員合作,對後者工作機構進行環境評估,評估機構的需求及改善空間,必要時與高級管理人員商討,務求受訓者的計劃得到恰當支持。

https://zeshan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mbcch-640x480.jpg

Heading 02

Heading 02 (H3)

Photos Grid for Heading 02

Placeholder image

Related Links

Website:

改善中國初生嬰兒護理

中國,中國兒童醫學基金會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2005年,擇善基金會資助了兒童醫學基金會旗下一項長期計劃,旨在降低中國初生嬰兒死亡率並提高新生兒護理質素。該計劃的目標是在浙江省五個貧困地區建立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並培訓當地醫生和護士。及後,在志同道合的捐助者的資助下,兒童醫學基金會在中國不同地區進一步建立十五個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

2009 年 4 月,擇善贊助     於上海舉辦的     研討會,有     二十位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的代表出席,分享初生嬰兒護理的經驗和見解。國家婦幼保健中心代表、初生嬰兒科負責人、兒童醫學基金會中國醫學諮詢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副校長、中國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桂永浩教授等四十一位醫護專業人士均有參加會議。

此為期兩天的活動見證一個專業網絡的創立;網絡旨在鼓勵兒童醫學基金會計劃參與者作定期交流及培訓。除了主題演講外,會議亦有小組討論,內容充實,例如中國不同地區初生嬰兒護理面臨的挑戰及解決方案,以及國家初生嬰兒重整計劃的發展。

相關連結

精神健康熱線

香港,香港利民會

XXXXXXXXXXXXXXXX

To add image of service leaflet on old website

本港到精神科門診就診人士不斷增加。據醫院管理局統計,病人人數從 2001至2002 年度的 511,101 人增加至 2007至2008 年度的 628,175 人,增幅超過 20%; 另一方面,給予精神科門診病人的支援卻供不應求。擇善基金會支持建立熱線中心,以支援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人。該中心更是二千年代全港最早的熱線中心之一。

「即時通」24小時精神健康守護同行計劃由香港利民會營運,為精神病康復人士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照顧者家屬提供專業支援,並向公眾提供情緒支援及服務轉介。註冊社會工作者為來電者提供支援和跟進服務,亦有訓練充足的義工接聽求助電話。擇善曾協助24小時熱線服務申請攜手扶弱基金的配對資金,以擴大服務範圍,惠及更多有需要人士。

https://zeshan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richmond-poster.jpg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Heading 02

Heading 02 (H3)

Photos Grid for Heading 02

Placeholder image
  • Tab 1
  • Tab 2
  • Tab 3

Inside Tab Heading 01 H4

0123456789001234567890
Counter 01

Related Links

© Copyright 2021, ZeShan Foundation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