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為充分認識隨香港社會老齡化而日益增長的需求,擇善基金會於2014年4月4日舉行了圓桌討論會,慈善家以及私人基金會、服務機構、研究機構和社會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是次討論。 陳恩怡女士主持了此次活動。陳女士為陳曾燾家族第二代成員,同為擇善基金會資助委員會成員。 香港人口急劇老化。 2012年,65歲及以上人士佔總人口的14%(102萬人);根據政府預測,這一數字到 2041 年將飆升至30%(256 萬人)。為長者提供的全面服務是乃香港社群和政府關注的關注所在。 此次活動主講嘉賓陳澤群教授,為安老事務委主席暨嶺南大學亞太老學研究中心總監。陳教授開宗明義強調私人基金會對試驗計劃的支持如何推動創新服務模式的開發,對有效的倡議工作的支持亦促成開明政策的議程制定。陳教授建議在政府組織、私人和企業資助者、服務提供者和相關團體之間建立強大的公私營機構合作關係,以充分利用資源並在一眾持分者之間建立協同作用。 參與者當中,李國賢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李黃眉波女士和伸手助人協會執行董事陸寶珠女士分享了他們如何籍着開發和擴展嶄新計劃增強目標社區內之長者服務。屢獲殊榮的社會企業-鑽的,其行政總裁梁淑儀女士則分享了如何以創新方式在社會工作方面締建新猷。 香港城市大學火焰計劃執行董事馬錦華先生的主持下,參與者檢視了長者服務的發展中,慈善界足以擔當的推動角色。從圓桌討論中得出的共識是,界別之間有豐富機會在安老服務領域中衷誠合作。 圓桌討論的氣氛帶動下,一個特別工作組得以成立,以便跟進討論中提出的構思,並將建議轉化為可行的工作。
擇善基金會於2014年4月4日舉辦圓桌討論會,目的是探討目前長者服務的改善空間及促進該方面的公私營合作,為日後龐大的長者人口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配套。陳氏家族成員兼擇善基金會董事陳恩怡女士代表擇善基金會,歡迎28位來自私人基金會、非牟利機構、教研組織,社會企業的代表和獨立慈善家參加會議,就議題分享經驗和交流意見。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本地65歲及以上的長者人口將由2012年的102萬人(佔人口的14%),大幅上升至2041年的256萬人(佔當時人口的30%)。香港正逐步趨向老齡化,如何提升長者服務成為當前重要的社會議題。 討論會邀得香港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及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總監陳章明教授、李國賢基金會董事局成員李黃眉波女士、伸手助人協會總幹事陸寶珠女士作主講嘉賓。陳教授指出私人資金對開拓各項試點計劃十分重要,可使具創新性的項目得以被政府吸納及擴展。李女士及陸女士均分享在推廣地區老人服務方面的實踐經驗。 社會企業「鑽的」行政總裁梁淑儀女士則分享其以經營社會企業模式提供服務的經驗。 會議由香港城市大學「火焰計劃-社會創新及企業精神在城大」執行總監馬錦華先生主持。馬先生建議加強私人資助者、企業、非政府機構及關注團體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產生協同效應,有效地拓展服務範疇及加深工作成效。與會者認同跨界別的合作對長者服務的發展有十分正面的作用。 討論會在熱烈的氣氛下總結成果,大部分與會者同意成立緊密溝通的工作小組,以積極地推動本地長者服務的發展。
It is a long established fact that a reader will be distracted by the readable content of a page when looking at its layout. The point of using Lorem Ipsum is that it has a more-or-less normal distribution of letters, as opposed to using ‘Content here, content here’, making it look like readable English. Many desktop publishing packages and web page editors now use Lorem Ipsum as their default model text, and a search for ‘lorem ipsum’ will uncover many web sites still in their infancy. Various versions have evolved over the years, sometimes by accident, sometimes on purpose (injected humour and the like).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inter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It has survived not only five centuries, but also the leap into electronic typesetting, remaining essentially unchanged. It was popularised in the 1960s with the release of Letraset sheets containing Lorem Ipsum passages, and more recently with desktop publishing software like Aldus PageMaker including versions of Lorem Ipsum.
圓桌會議2014: 改善長者服務
香港, 擇善基金會
圓桌討論會:改善長者服務 [2014]
Inside Tab Heading 01 H4
0123456789001234567890Counter 01
擇善基金會於 2014 年 4 月召集圓桌會議後,成立了跨界別工作組,關注香港長者服務。該小組由三個專責小組組成,分別負責組織論壇、政策倡議以及認知障礙症,共同致力解決圓桌會議中提出的問題。 面對香港人口急劇老化,工作組認為公私營機構之間需緊密合作,推動社區和政府合作,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人口結構。務使香港成為區內優質長者服務的模範,必須政策調整與創新解決方案雙管齊下。 工作組成員一致認同鼓勵跨界別合作的目標。二十名成員分別來自資助基金會、學術界以及服務提供者等不同界別,各組成獨立專責小組,發揮協同效力,朝着改善老年服務的共同目標進發。 專責小組一:組織論壇 第一個專責小組於 2015 年 11 月中旬在香港長者節前夕舉辦了為期兩天的論壇,旨在建立長者服務方面可持續的公私營機構合作關係。該論壇的目標是集聚私人基金會、政策制定者、學者和服務提供者,以發展公私營機構合作關係,並通過案例研究展示建立可持續合作關係的重要性。 專責小組二: 政策倡議 召集人:尊賢會董事總經理張瑞霖先生 第二個專責小組審查與老年人相關的政策並倡議跨部門更緊密合作。在與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譚贛蘭小姐太平紳士及長者事務委員會長者服務計劃 ,工作小組顧問團隊首席調查員羅致光博士會面時,專責小組成員介紹各自機構的工作和未來計劃,討論政策發展,並就私人基金會在香港安老服務發展中的角色和參與發表意見。 專責小組三:認知障礙症及照顧者支援 召集人:賽馬會耆智園及賽馬會流金匯中心總經理何貴英女士 第三個專責小組專門研究認知障礙症,為香港認知障礙症病人的照顧者提供的政策和制度上支援。香港每年約有 18,000 宗新增認知障礙症個案,隨著本港社會老齡化,預計到 2036 年,這種神經系統疾病將影響約 280,000 人,即本地人口的 4%。
跨界別長者服務工作組 2014
香港,擇善基金會
擇善慈善論壇系列為擇善基金會履行使命推動公益的具體工作之一,是2009年的「家族慈善基金 : 價值與策略」論壇的延續。在年內定期舉行的擇善慈善論壇系列提供獨特的平台,讓理念相近的捐款者交流意念和分享經驗,激發想像和建立同儕的網絡。 以往活動: 2011年 1月18日:Rockefeller Philanthropy Advisors 主席及行政總裁Melissa Berman女士 9月2日:香港慈善法例諮詢—-陳智思先生及方敏生女士 12月22日:中國大陸近年的慈善發展 2012年 2月14日:Global Philanthropists Circle 聯合始創人Peggy Dulany 教授 6月19日:與美國慈善家會面 7月11日:上海仁德基金會行政總裁Zhuang Ailing 2013年 11月19日: Rockefeller Philanthropy Advisors 主席及行政總裁Melissa Berman女士 2015年 4月20日:福特基金會人材及人力資源副總裁Samantha Gilbert 女士 7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Anthony J. Spires教授 9月25日:慈善基金作為改進安老服務的催化劑 新加坡的視角 : 長者照顧 新加坡曹氏基金會主席兼創會董事曹慰萱醫生在2015年9月25日的擇善慈善論壇系列午餐會上分享該組織在推動長者照顧服務方面的先導工作和灼見。 由擇善基金會董事陳恩怡女士主持的午餐會旨在為與會者介紹長者服務創新及建立夥伴的海外經驗,有26人出席,包括私人基金會的行政人員及家族要員,以及擇善在頤年方面的主要非牟利機構及學術夥伴。該午餐會亦是同年11月12至13日有關回應人口高齡化公私營合作會議的前奏活動。 曹氏基金會 曹氏基金會是總部設於新加坡的非牟利家族基金,其營運面向亞太區。該基金會於1993年由曹醫生的祖母曹吳娛萱女士創辦,宗旨是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曹醫生在香港長大,在美國升學和受訓成為兒科醫生,她在2007年6月前一直擔任曹基金會的行政總裁。 曹氏基金會率先開創了可複製的社區為本長者照顧服務模式,經驗顯示這模式十分成功,並獲新加坡政府採納。 其主要工作包括Hua Mei Center for Successful Ageing (社區為本居家安老服務) 、Hua Mei Training Academy (長者照顧提供及自我照顧能力建設)、 International Longevity Center (政府倡導、 研究及跨機構合作推廣)。 基金會的新猶為以小區為本、從系統介入的示範項目Community for Successful Ageing (ComSA) 。 慈善基金作為催化劑 曹醫生在午餐會介紹了曹氏基金會的管治、核心價值(創新、卓越和催化具建設性的改革) 、 主要原則和回應社會需要而轉變的策略性重點。基金會的標語,如「優雅和有尊嚴地增歲」、「積極老齡」和「長壽是機會」等都反映出這些理念和方針。 曹醫生亦分享了基金會的發展歷程和面對的挑戰,例如如何游說和爭取政策制訂者的支持,記錄的重要性,高齡社群識字率低和普遍講方言,如何真正瞭解長者的感受和動機等等。她提出堅持和果敢地用慈善項目去推動觀念和制度的轉變尤為重要。與會者其後在提問中請曹醫生講述家族基金和商界參與在動員社區改變社會的行動中佔的策略角色。 擇善慈善論壇系列 擇善慈善論壇系列為擇善基金會履行使命推動公益的具體工作之一,是2009年的「家族慈善基金 : 價值與策略」論壇的延續。在年內定期舉行的擇善慈善論壇系列提供獨特的平台,讓理念相近的捐款者交流意念和分享經驗,激發想像和建立同儕的網絡。
家族慈善
擇善基金會, 香港
《家族慈善:價值觀與策略》論壇於2009年9月17日至18日舉行,吸引了約100名捐助者與家庭基金會工作人員踴躍參與。此次活動容令家族成員得以坦誠討論他們關心的議題以及他們在家族慈善事業中面對的挑戰,並互相分享經驗。 擇善執行主席陳樂怡女士首先致歡迎辭,為論壇揭開序幕,接著是擇善家族的族長、思源基金會主席陳曾燾博士的致辭,他分享到成功源自追求幸福及貢獻社會。陳女士隨後向與會者致辭,闡述了家庭、慈善、價值觀和策略的含義,並跟與會者分享了家族的慈善歷程。陳家一眾成員,陳實先生、陳恩怡女士、陳仰宗先生,以及來自大家庭的陳樂宗博士,均在論壇中發言。 論壇再就個人捐助者和家庭基金會的相關主題作分組會議,主題包括適切調查的重要性、評估和問責制度、策略捐贈、協同作用和槓桿作用以及全球趨勢。當中好幾個主題猶為引起與會者共鳴,例如如何讓下一代參與家族慈善、家庭動態和衝突解決機制,以及盡職調查、監測和評估方法。 擇善基金會邀請了艾美獎得主音樂家彼得·巴菲特彈奏鋼琴,並與論壇參與者分享他的慈善體驗。巴菲特先生的演出,令滿堂觀眾為之沉醉。他又講述人生經歷,播放自己慈善活動的短片,同樣教人欣悅動容。
《家族慈善:價值觀與策略》論壇
Related Links
在擇善基金會成立初期,我們的前執行主席陳樂怡女士就家族慈善和策略慈善事業進行了詳盡演說,並向諸位捐助者及基金會專業人士慷慨分享本會的經驗和合作。她經常在全球及地區層面上的慈善會議,擔任演講嘉賓和活動主持,包括:
建設性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