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家訪 避免社交隔離

弱勢社群
2021 年 3 月 9 日

上門家訪 避免社交隔離

香港, 基督教勵行會

難民和尋求庇護人士在香港是被孤立和邊緣化的一群。COVID-19疫情爆發後,他們因為語言障礙而難以掌握準確的資訊,再加上食物價格上升,又不符合申領政府資助的資格。

基督教勵行會的服務中心有見於在港難民和尋求庇護人士在疫情下的需求愈發複雜,於是開展了家訪活動,上門探望他們,順道派發重要的防疫物品和食物券,以及發放有關COVID-19疫情的資訊。

個案工作小組在家訪期間亦把握機會,為受助家庭進行兒童或家庭暴力的風險評估,同時轉介有需要的人士到服務中心及夥伴機構接受充權和改善精神健康的跟進。

  

一位來自西非的41歲難民婦女說:

「我認為家訪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個案主任都很忙碌。服務中心正在裝修,沒有空間也沒有私隱。工作人員到我們家中,可以直接傾聽我們的故事,我們也可以打開心扉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有人可能憂愁了很長的時間,但苦無機會說出來,唯有當你登門造訪,他們才敢於開放自己。」

 

一位服務中心個案主任在探訪尋求庇護的一家三口後分享:

「這家庭的三個孩子見到我們上門探訪都很興奮,孩子在疫情期間都很少外出,我們的家訪正是大好機會讓他們高談闊論自己的事,一起玩。
『你可以看看我的畫嗎?』這樣一條簡單的問題,孩子誠懇的語調,足見他已經很久沒有跟外人溝通。對一些人來說,家訪是微不足道的行動,但對我們的服務對象來說,家訪充實了他們的生活。」

 

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

「通過擇善基金會支持的家訪計劃,我們實實在在地直面服務使用者在香港生活的處境。我們甚至從中或多或少體驗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例如外出和回家每每要長途跋涉。我們帶著食物和衛生用品去家訪,這些東西確是有點重,可想而知我們的服務對象帶著這些東西由服務中心回家是多費周章的事。他們為求節省開支,大多數選擇居於沒有升降機到達的樓宇頂層,要不是家訪,我們真的無法全面得知我們服務對象的居住環境。」

「家訪讓我們看到,我們在提供的都是對服務使用者而言重要的服務。他們遇到的問題,我們有時候也無能為力,但我們總會竭盡所能去嘗試解決和付出。」

 

尋求庇護人士說 :

「我被困在這幢樓宇12年了,COVID-19疫情對我完全沒有影響。」這位服務使用者是一名單身男子,他住在同一幢大廈多年,正在等候其難民身份甄別的結果。他與兩名室友同住,三人一起煮食和看電視,除此以外他基本上沒有其他活動去消磨時間。難民中心的個案主任家訪教他展歡顏; 也為他帶來支持和肯定—–他感受到自己沒有被人遺忘。

相關連結

© Copyright 2021, ZeShan Foundation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