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三寶」何處尋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認知障礙症患者增加,越來越多市民關注自己或家人並且預先訂立「平安三寶」 (遺囑、持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坊間亦有不少社福機構和社會企業推廣有關資訊和服務,可是很多市民對於「平安三寳」應放何處,仍有不少憂慮。
精神健康資訊匯(“資訊匯”)自2021年起探索市民對「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的看法,了解到窒礙市民行動的原因之一是來自即使訂立了「平安三寶」,到病危、失去精神行為能力甚至身亡時,被受權人或家屬需要執行文件內容時並不如想像中容易: 如紙本文件儲存地點不明、被受權人未能查閱文件等,讓身邊人無法得知或進行訂立者屬意的安排,徒添精神或經濟壓力,甚至遺憾。
擇善基金會於2024年至2025年資助資訊匯進行為期9個月的《香港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可行性研究》。資訊匯委託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透過系統架構評估、專家訪談、焦點小組進行研究。當中訪問了55名來自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包括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律師、醫生、護士、社工、資訊科技專業人員病人、照顧者以及病人組織代表,收集他們關於訂立與保存「平安三寶」所面對的個人、專業及制度層面的障礙,以及對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的意見。
資訊匯於2025年9月3日舉行新聞發報會,公佈有關研究的結果、發現及提出建議,以供各界參考和討論,當中強調儲存庫的設立應在現行法律程序的框架內,可為市民提供額外保障。研究建議撮要如下:
市民可以按照需要,選擇儲存不同的資料:
- 第一層: 僅記錄文件類型、簽署日期及正本存位置,讓家屬與專業人士能迅速找到原件,沒有文件詳細內容,私隱風險低。
- 第二層: 自願上傳加密掃描的文件,可存放日後更新版本,創建者撤銷或重訂文件在系統會有紀錄。
儲存庫定位為「主動支援者」而非「被動倉庫」,透過專業名錄、持續跟進與公眾教育,提高文件更新率。建議一次性低額開戶費,其後每次修改收取小額手續費,確保財政可持續。對於體弱和未足夠能力和時間去完成平安三寶的人士,營運單位會提供服務,幫助他們設立有關文件,令到有需要人可以得到平安三寶的保障。
「平安三寶儲存庫」 營運單位並非推翻現行法律程序,而是提供額外保障。所有登記完全自願,市民可選擇存放部分或全部文件。若日後改變主意,隨時可撤回或刪除副本,不影響原有法律效力 。
為盡快回應長者與病人需要,建議先由具公信力的專業協會或非牟利團體協作建立一個 「平安三寶儲存庫」 營運單位。營運單位累積經驗和建立公眾信心後,再爭取立法由政府接管,升格為法定機構。此舉避免「等立法」而原地踏步,未能解決現時急切需要的問題。
甄選合適的營運機構,之後就「平安三寶儲存庫」營運單位的詳細責任、儲存系統的運作和保安問題,以及用戶儲存文件的指引開展工作。
擇善基金會
助理營運經理
黎芷君

發布會合照(由左至右):
-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代表:
- 研究主任黃子權先生
- 高級講師馮明穗博士
- 研究教授及總監陳澤群教授
- 精神健康資訊匯代表:
- 主席及共同創辦人陳連基律師
- 副主席及共同創辦人錢黃碧君教授
- 擇善基金會行政總監蘇梅玲女士
-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林智強先生
- 救世軍護老者協會主席陳琺荃女士

陳連基律師分享資訊匯的願景和成立平安三寶儲存庫的需要。

陳澤群教分享研究結果及建議。
發布會合照(由左至右):
-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代表:
- 研究主任黃子權先生
- 高級講師馮明穗博士
- 研究教授及總監陳澤群教授
- 精神健康資訊匯代表:
- 主席及共同創辦人陳連基律師
- 副主席及共同創辦人錢黃碧君教授
- 擇善基金會行政總監蘇梅玲女士
-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林智強先生
- 救世軍護老者協會主席陳琺荃女士
陳連基律師分享資訊匯的願景和成立平安三寶儲存庫的需要。
陳澤群教分享研究結果及建議。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認知障礙症患者增加,越來越多市民關注自己或家人並且預先訂立「平安三寶」 (遺囑、持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坊間亦有不少社福機構和社會企業推廣有關資訊和服務,可是很多市民對於「平安三寳」應放何處,仍有不少憂慮。
精神健康資訊匯(“資訊匯”)自2021年起探索市民對「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的看法,了解到窒礙市民行動的原因之一是來自即使訂立了「平安三寶」,到病危、失去精神行為能力甚至身亡時,被受權人或家屬需要執行文件內容時並不如想像中容易: 如紙本文件儲存地點不明、被受權人未能查閱文件等,讓身邊人無法得知或進行訂立者屬意的安排,徒添精神或經濟壓力,甚至遺憾。
擇善基金會於2024年至2025年資助資訊匯進行為期9個月的《香港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可行性研究》。資訊匯委託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透過系統架構評估、專家訪談、焦點小組進行研究。當中訪問了55名來自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包括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律師、醫生、護士、社工、資訊科技專業人員病人、照顧者以及病人組織代表,收集他們關於訂立與保存「平安三寶」所面對的個人、專業及制度層面的障礙,以及對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的意見。
資訊匯於2025年9月3日舉行新聞發報會,公佈有關研究的結果、發現及提出建議,以供各界參考和討論,當中強調儲存庫的設立應在現行法律程序的框架內,可為市民提供額外保障。研究建議撮要如下:
市民可以按照需要,選擇儲存不同的資料:
- 第一層: 僅記錄文件類型、簽署日期及正本存位置,讓家屬與專業人士能迅速找到原件,沒有文件詳細內容,私隱風險低。
- 第二層: 自願上傳加密掃描的文件,可存放日後更新版本,創建者撤銷或重訂文件在系統會有紀錄。
儲存庫定位為「主動支援者」而非「被動倉庫」,透過專業名錄、持續跟進與公眾教育,提高文件更新率。建議一次性低額開戶費,其後每次修改收取小額手續費,確保財政可持續。對於體弱和未足夠能力和時間去完成平安三寶的人士,營運單位會提供服務,幫助他們設立有關文件,令到有需要人可以得到平安三寶的保障。
「平安三寶儲存庫」 營運單位並非推翻現行法律程序,而是提供額外保障。所有登記完全自願,市民可選擇存放部分或全部文件。若日後改變主意,隨時可撤回或刪除副本,不影響原有法律效力 。
為盡快回應長者與病人需要,建議先由具公信力的專業協會或非牟利團體協作建立一個 「平安三寶儲存庫」 營運單位。營運單位累積經驗和建立公眾信心後,再爭取立法由政府接管,升格為法定機構。此舉避免「等立法」而原地踏步,未能解決現時急切需要的問題。
甄選合適的營運機構,之後就「平安三寶儲存庫」營運單位的詳細責任、儲存系統的運作和保安問題,以及用戶儲存文件的指引開展工作。
擇善基金會
助理營運經理
黎芷君

